8月24日,第六届中国(甘肃)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暨产业合作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“丝绸之路”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举行,签约合作项目68个、金额89.66亿元元富投资,采购协议38个、金额46.69亿元。项目涉及中药材标准化种植、中药现代制造、大健康产品研发等中医药全产业链,将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本届药博会以“传承创新、开放共享,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突出“前沿引领、成果发布、产销对接、科技赋能、助农惠农”五大特色,将举办专题论坛、展览展销、投资考察、大健康体验等一系列活动,全方位展示甘肃中医药优势和发展成果,全面展示中医药全产业链最新成果,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元富投资
大会现场,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与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签订《中医药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》,定西市人民政府与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签订《合作备忘录》。在为期两天的展会期间,还举办数智化赋能中医药交流合作论坛、中医药政策解读与标准发布与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、中医优势专科资源扩容和互联发展论坛等专业学术研讨活动。此外,还有中医药产品展览展销、中医药产业发展投资考察及大健康体验等多项活动。
元富投资
甘肃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,现有中药材资源3626种,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和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1位,在陇西建成库容16万份的西部最大中药材种质资源库,保存特色种质418种、7180份。围绕构建现代化中医药产业体系,甘肃大力培育“中医药+”研学旅游、养生养老、文创开发等产业新业态,中医药全产业链规模接近1000亿元。去年以来,甘肃实施中医药招商引资项目257个,实际到位资金193.2亿元、同比增长94.9%。通过加强同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交流合作,海外注册中药产品超1500个,在12个国家建立16个岐黄中医中心或岐黄中医学院,“敦煌医学科”在泰国揭牌,甘肃中医药处方为世界贡献了东方智慧。
陇西县依托“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”元富投资,引进、驯化中药材271种,为定西及周边地区中药材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撑;依托中国药都·陇西药圃园科研示范平台,制定了党参、黄芪、黄芩等22个道地药材品种的种子种苗质量标准、培育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,并颁布为甘肃省中药材地方标准,持续打通种植、加工、仓储、交易、质控、品牌各环节,推动中医药产业从资源优势向全链条竞争优势跨越,让“千年药香”飘向更广阔的市场。 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康劲 通讯员 鲁浩岐)
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