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各大手机厂商都在推出标准版,为的就是满足一些预算不多的消费者亦丰策略,选择新机时的压力会变小一些。
但没有想到的是,近期的市场中传出了手机的一个全新决定,简单来说就是安卓机皇不再提供“亲民”选项。
根据Android Authority深入挖掘One UI 8系统代码的最新发现,三星内部代号为M1、M2、M3的三款设备,赫然对应着Galaxy S26 Pro、Galaxy S26 Edge和Galaxy S26 Ultra。
这一命名体系的剧变并非孤立事件,回看前代产品,Galaxy S24系列内部代号“Eureka”,其中E1、E2、E3分别对应标准版、Plus版和Ultra版;Galaxy S25系列代号“Paradigm”,也延续了PA1(S25)、PA2(S25 Plus)、PA3(S25 Ultra)的清晰划分。
当“1”这个传统基础版代号位置被“Pro”取代时,三星的意图已昭然若揭,也就是整个S系列旗舰线正全力向更高端、更昂贵的市场高地冲刺。
不过还是那句话,在安卓阵营中,Galaxy S系列的标准版长久以来扮演着旗舰“守门员”角色,不仅提供核心旗舰体验,价格相对平易近人,是出货量的重要支撑。
而今,这个最畅销的型号被抹去,取而代之的是全新三剑客,分别是Galaxy S26 Pro(代号M1):原标准版的替代者,但定位与规格预期大幅提升。
Galaxy S26 Edge(代号M2):取代此前的Plus版,名称更强调三星标志性的曲面屏特性;Galaxy S26 Ultra(代号M3):顶级旗舰地位不变亦丰策略,继续承载最前沿技术。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代号体系中“1”的归属变化,在S24和S25时代,“1”始终代表基础款标准版,但在S26的M系代号中,“M1”却对应了全新的“Pro”机型。
关键此前曾有传言称S26系列代号为“Next Paradigm”,包含NP1(S26)、NP2(S26 Edge)、NP3(S26 Ultra)。
但此次在One UI 8底层代码中现身的只有M1、M2、M3,且M1明确指向Pro机型,代号体系的前后矛盾与最终落定,揭示了三星内部对产品线重构的反复权衡与最终拍板。
而且砍掉标准版与Plus版,代之以Pro与Edge,三星的意图直指高端化,而高端化的潜台词,往往是价格上涨。
回看历史,三星近年已显露出涨价趋势,Galaxy S24 Ultra起售价较前代上涨了100美元,取消最便宜的标准版,无疑将进一步拉高整个S系列的入门门槛。
不过失去价格锚点后,三星如何说服预算有限的忠实用户不转投其他品牌?高端市场的容量能否支撑起整个S系列的销量目标?目前都很难说。
但话说回来,Galaxy S26系列取消标准版与Plus版亦丰策略,是三星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战略豪赌,而非简单产品线调整。
比如三星面临多重压力,高端市场受苹果挤压,中国品牌价格上探;中端市场又被中国厂商凭借高性价比抢夺份额;且智能手机创新整体放缓,需重构产品定位刺激消费。
为此,三星通过全系“Pro化”重塑旗舰定义,让S系列成为顶级科技代名词,对外彰显技术领导力,对内聚焦资源。
更为关键的是,除了型号方面的消息之外,近期的市场中还传出了三星S26 Ultra的配置信息,这也是值得期待的地方。
比如机身设计上,厚度缩减至“7.x mm”级别,宽度和高度微增,重量却减轻几克,握持感与视觉轻薄度显著提升。
屏幕技术持续引领潮流,6.9英寸大屏搭配革命性CoE去偏光片技术,亮度和能效大幅提升,第三代抗反射玻璃让户外可视性更上一层楼。
影像系统稳中有进,主摄沿用2亿像素HP2传感器,配备“超大光圈”提升进光量;3倍长焦换装全新传感器,画质有望飞跃;5倍潜望式超长焦光圈增大,暗光表现优化。
性能与体验全面升级,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 2 for Galaxy定制版处理器,所有版本标配16GB RAM,提供多种存储选项,VC均热板面积增大20%。
续航方面这次也进行了提升内置5000mAh电池,支持60W有线快充,相比于此前来说,充电速度加快许多。
并且系统预装One UI 8.5,强化AI功能与系统优化,据说会基于Android 16进行打造,以此来达到更好的表现。
其实S26 Ultra并非颠覆性换代,而是在减薄减重、提升续航、增强散热、标配大内存等用户痛点上精准发力,直指高端用户核心诉求。
总而言之,当标准版成为历史,属于安卓旗舰的新范式正在降临,只不过机皇的门槛从未如此之高,而三星的野心也从未如此不加掩饰。
对此,大家会有期待值吗?一起来说说看吧。
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